为推进法学专业质量文化建设,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与学生就业竞争力,2025年9月29日下午,法学教研室在弘文楼104组织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大讨论教研活动。法学专业部分教师参与此次讨论,活动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学生时代适应能力培养、就业门槛突破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法学专业未来发展明确方向。
教研室主任李梅老师主持教研活动,明确此次讨论的核心议题是“质量文化建设是专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此次讨论旨在结合教学实践与行业需求,破解当前法学人才培养中的实际问题,让专业建设更贴合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实际需求。”
岳家斌副院长重点强调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导向”。他指出,法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不能脱离行业实际需求,课程设置需打破“重理论、轻实践” 的传统模式,专业教师需定期调研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用人单位的需求,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让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
谭化容老师则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聚焦“时代适应性与就业出路”。她结合当前就业市场变化与法学行业发展趋势,提出“学生需主动适应时代变革,提前规划就业方向”的观点。谭化容老师建议,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动态,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分享经验,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就业方向的要求,明确自身发展定位。
雷厉老师针对“法学专业就业门槛”问题展开分析,为学生突破就业瓶颈提供思路。此外,老师们就“邀请行业专家分享经验,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就业方向的要求,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等问题展开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形成了多项切实可行的建议。
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统一了法学教研室对质量文化建设的认识,明确了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的重点方向。后续,法学教研室将结合此次讨论成果,逐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与就业指导,切实提升法学专业教学质量与学生就业竞争力。

(图/黄华波 文/李梅 初审/袁妤萱 复审/肖应云 终审/王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