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研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示范公开课暨讨论活动成功举办
2024-11-26     来源:   作者:   查看:  

2024年11月25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研室在明德楼B221教室成功举办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示范公开课暨讨论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引导师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活动由教研室主任高晓芳主持。她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她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载体,深入研读这些文献对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公开课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负责人岳家斌副教授主讲。他以严谨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领大家走进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世界。岳老师详细阐述了手稿的主要内容及其逻辑结构,特别是马克思如何通过经济学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并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关系及其尖锐斗争的必然性。在谈到异化劳动理论时,他强调,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悲惨处境,更指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公开课的后半部分,岳老师还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探讨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他指出,尽管手稿写于19世纪中叶,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和观点对于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他也鼓励大家在阅读手稿时,要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

公开课结束后,进入了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如何更好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发言,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

  在讨论中,童中平老师指出,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既要注重文本解读,又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他还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认为这些文献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与会师生还就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教学与研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教学与研究,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学术讲座等方式,引导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推动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图文/高晓芳 初审/袁妤萱 复审/肖应云 终审/谭化容)


电话:0832-2340218    传真:0832-2340218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邮编:641100

Copyright (C) 2008-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